美国用100年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用200年发展成世界政治大国,没有现代金融的推动力,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
华尔街的蓬勃发展,和金融市场数次改变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伊利运河
19世纪的美国被阿巴拉契亚山脉分成东西两个部分:东部是以纽约为代表的商业重镇,西部是传统农业地域,是美国重要的粮仓和东部贸易的物资来源。但彼时连年的丰收并不能让西部的农场主更富有,东部的商人束手无策,因为当时从西部到东部的运输不仅费用昂贵(运一吨面粉到东部需要20多天,面粉成本每吨40美元,运费每吨120美元),其中一段还要经过英国殖民地。运输障碍也让西部居民的忠诚度悬于一线,因为他们的经济利益更多地依赖于殖民地的西部,而不是合众国诞生地 – 美国东部。无论对国家利益还是民众个人利益,东西部的运输都是一个难题。
1817年,纽约州的新州长德威·克林顿开始致力于打通美国东西运输通道:纽约溯北而上有美国的五大湖泊,如果能修建一条人工运河将五大湖泊连接起来,再利用纽约天然良港的优势,就可以打通一条贯穿美国东西部并与世界相联的水上通道。
伊利运河地图。运河长约580公里,从奥尔班尼起,通过哈德逊河连接到纽约,一直到水牛城的伊利湖。将纽约与五大湖连接起来。
克林顿州长带着伟大构想去找联邦政府寻求财政支持,但高额的预算遭到了政府的明确拒绝(预计修建运河需要的700万美元,相当于当时联邦政府一年财政支出的1/3)。克林顿回到了纽约,转向华尔街寻找帮助。
华尔街对于这个项目很兴奋(按当时1%左右的佣金费率,华尔街可以获利7万美元),经纪人极力撮合了这比大买卖。这是政府第一个工程项目,也是华尔街的第一个工程债券,双方都很谨慎, 决定债券分期发行,工程分段进行。
1817年7月4日,伊利运河开工。两年之后,最初的一段运河就修通了,当年闸口的收费站收益就达到25万美元,而当时投入的资金不到100万美元。好的经济回报刺激了华尔街承销商的热情,也让伊利运河债券开始受到市场的追捧。资金的充裕又加快了运河的建设,使得原计划十年完成的伊利运河工程整整提前了两年在1825年完工。
同样一吨面粉,现在从西部运到东部,时间缩短了1/3,运输费减少了3/4。运河的开通,让运河两岸的城市一天天繁华起来。
伊利运河开凿的同一年,纽约一家名为“黑球”的公司成立,他们开辟了从纽约到英国利物浦的定期邮轮,这条航线被称为黑球航线。纽约成为了运输中心,黑球航线又将纽约送到了世界更远的地方。
华尔街承销债券修建的伊利运河,是美国最早的人工运河,它改变了纽约的命运,使纽约成为经济和金融中心,也创造了一个国家的历史。
铁路时代
还是1817年,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即现在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了。在纽交所的交易历史中,铁路的诞生催生了它第一个牛市。
纽约证券交易所,现今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
19世纪铁路的出现给世界其它地区的人们带来的恐惧要比兴奋多,但新国家美国除外,他们对一切新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不过要满足这样的好奇心需要足够的资金实力。当时铁路的造价约为每英里36000美元。天价成本只能通过融资来实现。
1835年,华尔街只有3家铁路公司的股票;到1850年,有38家铁路的股票和债券,占到全美国可流通证券的一半以上。华尔街的铁路股票和债券,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涌入美国为美国铺设遍布全球的铁路网线。1830年美国只有约37公里的铁轨,到1850年增加到了约14420公里,到1860年已经扩展到了约49000公里,超过了英国。
随着铁路运输网络的延伸,让商品市场跨越美国不同的州和地区,使美国成为了一个真正统一的市场。商品的流通,又促进了金融的繁荣。
铁路引领的牛市时代早已远去,华尔街在此后又经历了电气时代,互联网时代,生物时代。在这里永远都不缺乏题材,资金总是随时准备着投入到新的时代当中。
南北战争
1861年4月,美国南北战争打响。初期,财力雄厚的南方连连得胜。而对北方的联邦政府来说,战争的残酷远超过了预想,除了大量的死伤,每天的军费开支超过100万美元。战争逐渐将联邦政府拖入了财政困境,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战争资金,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北方将输掉这场战争。
联邦政府找到当时的一位银行家杰伊·库克,希望他能承销5000万美元的战争债券。当时的华尔街还是一个富人间的金钱俱乐部,调动资金的能力有限,并不能承担这样一大笔债券的承销。库克创造了一种新的销售模式:他将大面值的国债变成小面值,利用爱国主义进行呼吁,让不太富有的美国民众也能购买国债。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将普通民众列为债券的销售对象。
他用这种方式卖了五亿多美元的国债。
杰伊·库克,被有些历史书称为内战金融家
19世纪60年代,美国大部分家庭习惯储藏现金,一小部分人有银行存款,不到1%的人持有股票。当内战接近尾声时,有5%的民众都购买了战争债券。内战开始的时候,美国的国债是6500万美元,4年后内战结束时,国债达到了27亿美元。
4年的战争中,华尔街源源不断地为北方军提供资金保障,而南方农场主的资金一点点耗尽,他们还没来得及建立一个战争融资渠道,已经被战争拖到了破产边缘。1864年5月,南方州接受战败,美国内战结束。南方的一位将军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我们不是被北方的士兵打败的,是被北方的金融打败的。
这场战争改变了美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金融格局 – 纽约和华尔街从不太重要的地位变成了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金融市场。
并购时代
19世纪中期美国已是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美国的工业经济在各个行业开始出现市场强者,他们厌倦了不断重复的低价竞争。从19世纪末开始,美国的钢铁,石油,铁路这些大工业产业开始追求大规模,低成本,高产量。美国进入并购时代。
并购发生时的买卖新旧债券由华尔街来完成。当时约翰·皮儿彭特·摩根是企业家最好的合作伙伴。
摩根和其他华尔街上的金融家们一样在南北战争中攫取了第一桶金。但他从小就显露的商业天赋,良好的家庭背景,丰富的欧洲留学经历,以及家族银行与欧洲金融界密切的关系,注定他会在华尔街拥有不平凡的地位。他组建的辛迪加(法文原意是企业工会,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之一),囊括了当时美国国内大多数主要银行以及一些外国银行,使得他总能在最短时间内筹集到最多的资金。
约翰·皮儿彭特·摩根
1901年,摩根以4.8亿美元买下卡耐基的公司股份,接着在短短12周内将美国钢铁公司以14亿美元的价格资本化。巨大的资金和无人敢想的举动令人震惊。
20世纪初的并购狂潮中,每年有3000家中小公司消失,大公司控制了美国大部分市场。1910年,美国托拉斯组织达到800家,当时有72家大公司分别控制了各自市场份额的40%,有42家大公司甚至控制了市场的70%。托拉斯成为美国经济的统治力量,掌握美国的经济命脉,而华尔街就是幕后操手。
并购背后也有关于利弊的激烈讨论,但正如文章开篇所说,美国在短短的时间里发展成为政治和经济强国,华尔街至关重要。没有资本市场,就没有美国。
而华尔街也随着这个过程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影响力巨大的市场。
转载请注明:投知邦
原创文章,作者:投知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ouzhibang.com/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