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60年代有了姓名的华尔街,在18世纪80年代美国建国之后迎来了真正的开启和生长。
代表市场的华尔街,同代表政府权力的华盛顿也从那时起开始了相互扶持,警惕和较量的同行。
华尔街的开启
旋转门计划
1789年4月30日,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宣誓就职。但这个崭新的国家成立的那一天就已经破产了:独立战争中军队从法国和荷兰等借了大量金钱,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留下了高达5400万美元的债务。这些债务挑战着新国家的品格和尊严。
33岁的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如果用通货膨胀到严重贬值的货币来偿还债务,本来一无所有的国家将失去国家信用,不能再借到钱。他开始筹谋一个计划,在不失掉信用的前提下把债务体面地留下来:
面对一文不值的货币和五花八门的债券借条,首先财政部发行新货币,持有旧货币的人可以按照票面价格进行1:1兑换。这样旧的货币退出市场,信誉良好的新货币取而代之;
之后,政府发行新债券,只能用新币来购买。这样新币回流到财政部;
最后,财政部用这笔钱来回购战争期间的所有债券和借条。旧账全部还清,政府用新债代替旧债,留住了国家的信用。
这个计划被形象地称为旋转门计划。
10元美钞上的头像就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
汉密尔顿需要推动计划的力量,而华尔街正等待着和政府的第一次合作。华尔街上的经纪人对财富有着最敏锐的嗅觉,虽然旋转门计划还没有被通过,但是经纪人们已经开始不动声色地按票面价格的十分之一从各州购买旧货币。为了让低价囤积的旧货币转变为巨大财富,华尔街必然会全力以赴地配合汉密尔顿的计划。
旋转门计划遭遇到了以另一位开国元勋托马斯·杰斐逊为首的反对。杰斐逊一方面是担心国家的信用和命运会被华尔街的疯狂所操弄,另一方面更让他警惕的是这个计划中各州政府不必自己偿还债务,而由联邦政府统一承担。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多的义务必然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利。旋转门计划挑战了大批开国元勋们想要“一个小中央政府”的共识。
反对者们跳过了现实的困境,声讨旋转门计划是一个危险的黄金圈套。
2美元美钞上的图像是托马斯·杰斐逊,《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之一,美国第三任总统
政府的权利是否应该进入市场的讨论由此发端,延续到了200多年后的今天。今天的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也起源于杰斐逊和汉密尔顿之间的分歧。
1787年,汉密尔顿作为主要召集人之一参加了制宪会议,这部宪法使脆弱的美国联邦政府有了权利和力量。
而目睹了法国大革命的托马斯·杰斐逊,认为欧洲的革命和流血都是源于工业化带来的利益冲突。他希望美国足够丰饶的土地能够安抚住人性中不安的欲望,而不是在追逐工业化的利益中失去平静而优雅的生活。他希望美国是由理性与美德来推动,这种理想为野心勃勃的华尔街埋伏下了一面道德围墙。
1790年6月,还在游说旋转门计划的汉密尔顿,和想尽早把美国的政治中心带离华尔街的杰斐逊,两个同住在华尔街,同样焦虑的开国元勋进行了一次决定美国未来的谈话。一个月后,旋转门计划在国会中得到了通过。1790年8月,联邦政府离开了纽约。从此,华尔街和华盛顿沿着不同的方向各自成长,也开始了政府权力和金融势力之间的扶持和较量。
截止到1793年美国共发行了6420万美元的新国债,足以还清全部旧账。汉密尔顿把债务变成了一种新的金融产品投向了华尔街,经纪人们使国债的价格不断攀升。1794年,美国的债券在欧洲获得了最高的信用等级,从此欧洲的资本开始漂洋过海流入了这个年轻的国家。
汉密尔顿发行的国债,启动了美国,也启动了华尔街。
现在在曼哈顿大街上的电子显示器实时更新着美国的债务总额。200多年来,这个国家的经济,跟随者这些巨大的债务数字一路走到了世界的最前端。
自我生长
1791年,汉密尔顿创建了美国第一个中央银行,作为联邦政府的财政代理机构和融资机构来发行国债和国家货币。但这个中央银行立刻受到了杰斐逊及其支持者的严厉指责,比起旋转门计划,他们更不能容忍政府权力开始直接向市场延伸。美国公众对于权利的集中总是有巨大的恐惧。在关于中央银行的持续争论中反对意见最终占了上风,第一个中央银行在20年牌照到期后黯然关闭。
此后漫长的时间里,华盛顿和华尔街渐行渐远,政府不再以任何形式管理市场。而在权力真空之下,华尔街的私人金融机构趁机独揽了美国的金融大权。
失去了中央银行的美国,就像激动而失控的列车,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也成为了西方世界中最自由最不稳定的一个经济体。
自我约束 – 梧桐树协议
当华尔街还是一条年轻粗糙的街道时,就被指责充斥着股票骗子和投机分子。
1792年,华尔街上四处传播着关于纽约银行的谣言,纽约银行的股票大跌,一个叫威廉·杜尔的人偷偷地大量买进,谣言也是他散布的。这时的威廉·杜尔是汉密尔顿的助理,他的行动源于一个内幕消息 – 中央银行将收购纽约银行,汉密尔顿将很快着手这个计划。威廉·杜尔为了在此前收购到足以控制纽约银行的股票,他疯狂地四处借钱,最后用承诺支付高额利息的方法向城市里的小业主,车夫等普通民众集资。1792年3月,威廉杜尔支付不起承诺的利息,资金链断了。城市里聚集起可怜的投资者,恐惧第一次降临华尔街。这是美国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从此大约每隔20年,就会有类似的贪婪和绝望在这里反复出现。
这场危机结束两个月后,有21个经纪人和3家经纪公司在华尔街63号的一颗梧桐树下签订了一个协议,经纪人们庄严宣誓并承诺对外交易将收取佣金,彼此交易将拥有优先权。
现在大众所理解的华尔街,就是始于《梧桐树协议》的签署。
梧桐树协议
1792年5月的梧桐树协议,被认为是华尔街最早的自我管理,基本的交易规则开始逐渐形成,华尔街的经纪人们建立起行业约束的证券行业协会,以自律的形式防止危机的发生,从而避免政府的干涉。自此以后,在华盛顿的视野之外,华尔街开始了一个世纪的自我生长。
华尔街和华盛顿 – 自由市场和政府权利的首次较量
1900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首次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这一年美国证券总值约为600亿美元,是国民生产总值的3.2倍。以摩根为首的富豪们云集在华尔街,洛克菲勒,梅陇,卡耐基等,他们实际上掌控了国家的金融权力。
1901年,华盛顿来了一个年轻充满斗志的总统 – 西奥多·罗斯福。他强烈地感觉到在华盛顿之外形成了另一个强大的权力高地 – 华尔街。罗斯福总统想把它置于政府的控制之下。而习惯了自由的华尔街也拥有自己的力量。
华尔街上最有权势的人物约翰·皮尔彭特·摩根,和罗斯福进行了一次正面交锋。
摩根:政府在做决定之前,为什么不事先通知华尔街呢?
罗斯福:事先对华尔街发出警告,是我们恰恰所不愿做的事情。
摩根:如果我们做错了什么,请派您的人和我的人会谈,他们可以修正;
罗斯福:我们不会那么做, 我们不愿意修正错误,而是想结束错误。
政府似乎占据了上风。但是5年后,摩根所带领的华尔街在金融危机中证明了谁才是强者。
约翰·皮尔彭特·摩根,金融寡头。他是自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以来,华尔街上另一个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强势人物
19世纪末开始,美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是到了1907年,美国人开始担忧养老,疾病,就业等问题,民众变得狂躁焦虑。1907年中旬股市开始暴跌,人们争着从银行取出自己的存款,一家信托公司总裁开枪自杀,倒闭和恐慌开始蔓延。
1907年10月22日,摩根告诉前来拜访他的财政部长立即注资2500万美元以增加流动性,当储户能从银行取到钱的时候,恐慌就会散去。在摩根的组织和领导下,银行家们拿出了2500万美元解救了这场危机,让华尔街及国家经济重新站稳了脚跟。
摩根用个人的力量控制住了1907年的金融危机,使它没有长时间持续,也没有造成巨大损失,他在1907年应对危机的措施,深远地影响着美国今天的金融体系。但是很快,美国人就为“一个私人银行家拥有如此大的权力”感到害怕。1913年摩根去世,9个月后美国国会批准设立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即美联储,从此美国又有了中央银行。
此后的近100年时间里,美联储在货币调控中所承担的职能一步步转移和分化了经济权力,它被美国政府逐步授权成为了一个强大的监管者,这持续引发着华尔街的忧虑和追问。华尔街渴望有更多的机会,但危机则让这条街道失去更多的自由。
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自由的市场行为和有边界的政府权利。如何达到合适的平衡,这个讨论从美国建国以来延续到今天。
而华尔街,在童年之后马上会迎来蓬勃发展的青年时段。
相关阅读:华尔街的起源 https://www.touzhibang.com/909.html;
转载请注明:投知邦
原创文章,作者:投知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ouzhibang.com/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