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市值和总体使用率而言,比特币仍然是加密货币中的领导者,但由于适应性的提高和应用的多样化,其他竞争者仍在继续向前发展。
按市值排名,瑞波币(XRP)在虚拟货币列表中排在第四(截至发文,总市值约624亿美元)。瑞波币(XRP)是Ripple公司及网络的基础货币,在整个Ripple网络中流通。
比特币与瑞波币(XRP)
比特币在公共区块链分类账上运行,该分类账支持用于支付商品和服务的数字货币。比特币网络以其比特币加密货币(即“比特币”或简称BTC)而闻名。
比特币网络基于区块链概念,是经过验证的交易和保存记录的公共分类账。矿工会持续验证交易,并将其添加到(作为整个网络中所有活动分类帐的)比特币区块链中。成功验证一定数量的交易后,矿工(付出了时间,以及需要的计算能力)将获得比特币奖励。
而XRP是一项主要因其数字支付网络和协议而闻名的技术。除了加密货币瑞波币(XRP)之外,Ripple甚至可以被称为付款结算,资产交换和汇款系统,其工作方式更像SWIFT,一种服务于银行和金融中介网络,用于国际货币和安全转账的服务。
交易验证
Ripple网络没有使用区块链挖掘概念,而是通过服务器网络使用独特的分布式共识机制来验证交易。网络上的服务器或节点”通过投票“就交易的有效性和真实性达成共识。这使得在基本没有任何中央授权的情况下几乎可以立即确认交易,有助于使XRP保持分散化,并且比许多竞争对手更快速,更可靠。
比特币网络因其采矿系统而被指责耗费能源,而Ripple系统没有采矿机制,其功耗可忽略不计。
处理时间和成本
比特币交易确认可能需要花费几分钟时间并且可能需要高额交易成本,而瑞波币(XRP)交易确认可以在几秒钟内以非常低的成本完成。
比特币(BTC)的总供应量不会超过2100万币,瑞波币(XRP)的总供应量为1000亿枚。
采矿与流通
比特币(BTC)使用“工作量证明”系统和“挖矿技术”来发布新的比特币令牌,这是验证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所有XRP令牌均已预先开采,所以瑞波币(XRP)不需要像比特币那样挖矿。
比特币(BTC)和瑞波币(XRP)的释放机制不同。比特币由矿工发现,发布及将其添加到网络;瑞波币(XRP)的发布由智能合约控制。Ripple计划每月根据内置智能合约发布最多10亿个XRP令牌,目前的发行量超过500亿。在特定月份中XRP的任何未使用部分将被转回到托管帐户。这种机制可确保不会因XRP供过于求而造成滥用,并且所有的XRP数量完成发布要经过很多年的时间。
与比特币交易处理费类似,瑞波币(XRP)交易也要收费。每次在Ripple网络上执行交易时,都会向用户(个人或组织)收取少量瑞波币(XRP)。
XRP的主要用途是促进其他资产的转移,但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商人像接受比特币一样接受瑞波币(XRP)进行支付。
实际应用
尽管比特币在越来越多地被个人和组织用作虚拟货币,但瑞波支付系统在银行中更受欢迎。RippleNet是由40多个国家/地区的200多家金融机构组成的财团,以追求简化跨境支付。Ripple网络在金融机构中持续保持增长,在这一领域Ripple网络领先于许多数字货币竞争对手。
比特币与瑞波币使用举例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比特币和瑞波币的主要用途,做一个简单的类比。
居住在美国的Peter可以用美元在沃尔玛购买商品,还可以用美元购买其他货币(比如英镑GBP或日元JPY)来交易和投资,并在以后出售它们以获得盈利或亏损。
比特币是一种等效的数字货币,例如替代现实世界中的美元。Peter可以用比特币来购买商品并付款,或者可以购买比特币来交易和投资,并在以后将其出售以获得盈利或亏损。
如果美国的Peter想向意大利的Paul汇款100美元,他可以通过美国的一个银行来执行交易。在收取了必要的费用后,Peter的美国银行将使用当今的SWIFT系统发布说明,该系统会将等值的欧元(或美元)存入Paul在意大利的银行帐户中。此过程可能会在两端收取高额费用,并且需要几天的处理时间。
Ripple是拥有瑞波币(XRP)的付款和结算系统。Ripple的付款系统使用XRP令牌在Ripple网络上进行资产转移。Peter可以立即将这100美元转换为等效的XRP令牌,然后通过Ripple网络将其立即转入Paul的帐户。(通过分散的Ripple网络)对交易进行适当的验证和认证后,Paul将收到XRP令牌。他可以选择将其转换回美元或任何其他货币,甚至保留为XRP代币。而验证过程比传统的汇款系统和比特币要快。
尽管Ripple的工作方式有些复杂,但上面的示例说明了其基本工作原理。Ripple系统在处理时间和交易费用上比“比特币网络”好。
而比特币(BTC)比瑞波币(XRP)更为广泛和广为人知,这让其在其他方面也具有优势。比特币仍然是一个真正的公共系统,不属于任何个人,机构或政府。Ripple网络虽然是分散的,但由Ripper公司拥有和运营。
尽管两者都有其独特的加密货币令牌,但两种流行的虚拟系统仍可满足不同的用途。
内容来源于:Investopeida
翻译:投知邦
原创文章,作者:投知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ouzhibang.com/11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