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与企业收购相关。具体而言,商誉是购买价格中高于收购中购买的所有资产与该过程中承担的负债的公允价值净额之和的部分,即:
商誉 = P -(A-L)
P = 目标公司的购买价格,A = 资产的公允市场价值,L = 负债的公允市场价值
如果收购公司支付的价格低于目标公司的账面价值,则该公司将获得负商誉,这意味着它以低价购买了该公司。
企业品牌价值,稳固的客户基础,良好的客户关系,良好的员工关系和专有技术的价值代表了存在商誉的某些原因。
商誉记录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资产”科目下的“无形资产”。根据公认会计准则(GAAP)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公司必须至少每年一次在其财务报表中评估商誉的价值并记录任何减值。
商誉减损
当资产的市场价值跌至历史成本以下时,发生资产减值,这可能是由不良事件(例如现金流量减少,竞争环境增加或经济萧条)导致的。公司通过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来评估是否需要减值,有两种常用方法:收入法(将估计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至现值)和市场法(分析在同一行业中经营的类似公司的资产和负债)。
如果公司获得的净资产低于账面价值或公司夸大了商誉金额,则在评估商誉减值后,必须减值或在资产负债表上减记资产价值。减值金额按无形资产的当前市场价值与购买价格之间的差额计算。
减值导致资产负债表上的“商誉”科目减少,该金额也在损益表中确认为“损失”,直接减少当年的净利润,然后每股收益(EPS)和公司股价也受到负面影响。
为GAAP规则设定标准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正在考虑改变商誉减损的计算方式。由于商誉减损的主观性和测试减损的成本,FASB正在考虑恢复使用一种称为“商誉摊销”的较旧方法,该方法在过去几年中每年逐渐降低商誉的价值。
商誉与其他无形资产
商誉与其他无形资产不同。
商誉是交易期间支付的高于公允价值的溢价,不能独立购买或出售。而其他无形资产包括许可证之类,可以独立购买或出售。
商誉有不确定的寿命,而其他无形资产有一定的使用寿命。
商誉的局限性
商誉难以定价,当收购方A以低于其公允市价的价格购买公司B时,可能会产生负商誉,负商誉通常出现在廉价急售中。
也有一种风险是以前成功的公司也可能面临破产,发生这种情况时,投资者将从其剩余权益的确定中扣除商誉。原因是在企业破产时,该公司先前享有的商誉没有转售价值。
商誉示例
如果A公司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负债后为120亿美元,而B公司以150亿美元购买ABC公司,则收购后的溢价值为30亿美元,这30亿美元将作为商誉计入收购方的资产负债表中。
举一个现实的例子,2018年初T-Mobile和Sprint宣布合并,根据S-4文件,截至2018年3月31日,这笔交易的价值为358.5亿美元,资产的公允价值为783.4亿美元,负债的公允价值为455.6亿美元,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差额为327.8亿美元,因此这笔交易的商誉将确认为30.7亿美元(358.5美元-327.8美元)。
内容来源于:Investopedia
翻译:投知邦
原创文章,作者:投知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ouzhibang.com/10292.html